期刊信息
 

刊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曾用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农业管理科学
主办: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ISSN:2095-7327
CN:37-1500/S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22940
数据库收录: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期刊分类:高等教育
期刊热词:
高校,大学生,高职院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高职,农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 ——深化升级乡村振兴(4)

来源: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19 17:5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聚焦聚力,始终向创新要活力要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纵观“潍坊模式”的形成过程,始终贯穿着创新这条主线,凝聚着一代代潍坊人的探索

聚焦聚力,始终向创新要活力要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纵观“潍坊模式”的形成过程,始终贯穿着创新这条主线,凝聚着一代代潍坊人的探索实践。乡村振兴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长期的过程,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必须把创新理念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顶层设计,脚踏实地落实,闯出更多“潍坊经验”、充实丰富“潍坊模式”。一要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农业经营体制、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农村投融资、农村公共服务等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全力推进土地股份合作社、资产合作社、农村劳务合作社建设,引导村庄加快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二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放眼全国、全省,潍坊的农业科技优势并不突出,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力量薄弱,严重制约农业科技水平提升。下步,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到核心位置,突出强化基层科技力量配置,瞄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沿和制约农业现代化的突出短板,针对性开展工作,加速农业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打造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的潍坊样板。三要尊重和引导好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乡村振兴的重点在基层、主体在农民。今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强调发挥“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寿光冬暖式蔬菜大棚从最初建设,到后来一系列技术改进、设施升级、先进管理方式发明,都是农民在实践中创造探索的结果。正是这种立足实践、持续创新的精神,使寿光蔬菜产业始终保持了旺盛生命力。乡村振兴是涉及“三农”问题的全新课题,许多领域、许多方面都需要创新。要善于引导鼓励农民创新实施先进生产模式,充分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将广大农民的聪明才智汇聚成乡村振兴的强大能量。要树立鼓励创新的鲜明导向,引导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强化融合,突出“潍坊模式”时代性和引领性。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要围绕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动人口、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着力在城乡融合、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内部产业融合上取得新突破。一要推进城乡融合。关键是重塑城乡关系,将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思路上,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工作上,围绕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融合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下功夫,将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构建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多重互补的产城融合城镇体系,加快推动人口、土地、信息、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要推进三次融合。重点是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按照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的要求,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休闲观光、会展、农事体验、养老养生以及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紧密结合,推动农业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加快推进种养加、产加销、游购娱一体化发展,做优做精农业体验、休闲采摘、特色民宿等业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发展庄园式现代农业、园林式观光农业、体验式休闲农业,推动重点区域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农事变体验、农品变礼品,形成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农业发展新格局。这方面,诸城等地进行了积极探索。要注意总结完善,筛选一批不同发展模式的农业“新六产”典型,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要推进农业内部产业融合。主要是坚持绿色、循环、生态方向,发挥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作用,推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内部产业相互融合,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循环利用的产业体系。建议筛选确定一部分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农业复合型发展。

拓展领域,丰富完善“潍坊模式”。过去,“潍坊模式”更多关注的是产业领域。而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是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系统化工程。应进一步丰富完善“潍坊模式”,实现由产业发展为主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转变。一要聚焦“三生三美”。前期,省里已经出台《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及五个专项工作方案,提出“实现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要求,这是全省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也是“潍坊模式”深化升级的着力点。要对照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科学把握乡村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特征,针对性落实好“三生三美”要求,让“潍坊模式”继续引领时代潮流。二要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唱好乡村振兴这场大戏,人才是根本保证,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培养本土人才,吸引外来人才,使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活。建议充分发挥我市职业教育优势,下气力办好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健全培训网络,完善政策措施,按照“学历+技能+创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向和定位,有计划地推进职业农民培训,创新农民教育“潍坊模式”。三要突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我市共有6070个行政村,部分村庄劳动力匮乏、公共服务不健全、“空壳”化问题突出,难以有效吸引资本、人才、信息等要素资源。农村社区这一平台,顺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现状和农民实际需求,有利于聚集延伸公共服务,便于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已成为集公共服务、要素集聚、社会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基础良好,全市现有848个农村社区。要进一步完善社区规划,提升档次标准,拓展服务内容,培育区域特色,做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宜居、宜业、宜游“三宜一体”,社区、园区、景区“三区同建”,使其成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支点。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dnygcxyxb.cn/qikandaodu/2020/0819/478.html

上一篇:山东省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运用分析
下一篇:山东农业,搭上科技快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投稿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版面费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