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刊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曾用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农业管理科学
主办: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ISSN:2095-7327
CN:37-1500/S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22940
数据库收录: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期刊分类:高等教育
期刊热词:
高校,大学生,高职院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高职,农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80后”院士江懋华

来源: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1 10: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的校园里经常能够看到一位骑着自行车上班的老人,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今年已80岁高龄的汪老,依旧每天工作将近12个小时,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

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的校园里经常能够看到一位骑着自行车上班的老人,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今年已80岁高龄的汪老,依旧每天工作将近12个小时,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一般的年轻人都比不过。

汪懋华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工程科技专家,是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带头人。与他对话的时候,他的语速很快,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其实,他不仅仅是语速快,就连走路也很快,他告诉记者,他是一个能在繁忙工作中保持健康心态的人。而他这样的心态,与童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少年风华

在汪懋华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离家远走,留下了他和奶奶、妈妈、妹妹一起生活。“小时候我家以做缝纫手工谋生,唯一的劳动工具就是一台旧缝纫机。”汪懋华说,“我也分担家里一部分劳动。这使我从小养成一种自力更生的精神,明白生活真正要靠自己奋斗。”

汪懋华的妈妈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对儿女学习文化知识寄予了很大的希望。1951年6月,汪懋华中学毕业后,历经两天两夜从家里赶到广州参加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心向北京的他,报考了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就这样,汪懋华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1952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原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独立出来,成立了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开始分别在北京东郊的华北农业机械总厂和双桥农场办学。当时的双桥农场设有农业部从苏联进口的拖拉机和农业机械中转站,所有苏联进口的拖拉机先到双桥农场中转站再分送到全国各地,同时负责机器维修和供应服务。“那里有很多熟练技工,这为我们拖拉机和汽车驾驶、维修实习提供给了极好的条件。”汪懋华回忆说。

谈到第一次开拖拉机的感觉时,汪懋华说:“拖拉机不难开,因为当时从苏联进口的拖拉机都是链轨式拖拉机。不用方向盘,两个转向操作杆,踩离合器,拉方向操作杆即可控制前行方向,比较好操作,速度也没有那么快。”

1952年冬天,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要组织一批技术人员去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参加机械化垦荒种植天然橡胶。学校决定派农业机械专业二、三年级共37名学生参加,希望他们利用此次机会得到机械化实践锻炼。出发之前,学校帮大家强化了校内拖拉机驾驶和维修知识,专门组织了一个月的俄语突击学习,以适应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学校指定包括汪懋华在内的3位学生领队,于1953年月初到雷州半岛赤坎市的华南垦殖总局报到。大学二年级的汪懋华和其他10个同学在海南岛开拖拉机垦荒,这一干就是半年。

现在回头来看这段时间,汪懋华说:“那一段的农艺实践、农村调查和农业机械化专业生产实践技能的锻练,为我们这种服务于农业的工程科技专业人才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实践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能跟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思考和理解。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毕业季节,成绩优异的汪懋华被选派为留苏预备研究生,学校根据他的学习潜力和新专业建设需要,指定他出国后改修农业电气化专业。赴苏前,汪懋华用一年时间系统自学了电气工程学科的主要基础理论课程。

“我很幸运师从一位苏联研究电力拖动与自动化的著名学者和农业科学院院士,他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是非常有益的。还有一位相当于我的副指导教师,是二战时的苏联卫国战争英雄,苏联最早一位从事电气拖拉机研究的学者,后来他也成为院士,在学习、研究、生活方面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这对我认识世界和科技创新领域方面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汪懋华说。

在苏联三年半的留学岁月里,汪懋华阅读了大量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名著和论文,他常常早出晚归到莫斯科国立图书馆查阅文献,如饥似渴地学习学科专业知识。这为他后来的学习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962年,汪懋华以全优的成绩结束学习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了苏联农业电气化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此时,汪懋华选择回到祖国,开始他人生的新历程。

归国执教

汪懋华回国后,就开始到各地进行农村调查,主动提出抓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指导学生教学实验,编写实验室指导书,每年带学生到农场生产实习。

从1962年开始,汪懋华先后到过广东珠三角地区,山西的晋中、晋东南地区、陕西关中渭河平原调查农村电气化应用。“一直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我还带头组织教研室老师在北京市顺义县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蹲点10个月,住在农户家里,结合陈各庄大队作为当时北京郊区集体养猪村的典型和北京市科委组织的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开展了电气化应用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研究。”汪懋华说。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dnygcxyxb.cn/qikandaodu/2020/0911/522.html

上一篇:江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召开2013年第一次常务理事
下一篇: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简况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投稿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版面费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